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引发校长共鸣的十大观点,竖起2022年的教育路标 | 年终盘点

凌云 校长会 2022-07-17



我们需要在教育巨变的时代,寻找答案。2021年,校长会一直致力于分享传播能够帮我们看清教育真相的观点,许多教育名家、名校长、名教师的声音引发强烈共鸣。

今天,校长会为您梳理这一年来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名家观点,涉及对教育政策的解读、对学校改革的创新、对教师成长的理解、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考。

重新回顾这些引发深思的声音,能帮我们更好地为教育寻路!

01

顾明远:观念如果不转变,

“双减”便无法治本


原文摘要


由于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理念,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学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这就让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制度层面为减轻学生课业、课外负担提供了支持,但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还需要地方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努力。

 

观念如果不转变,“双减”便无法治本。

 

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孩子的优势和特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学校,尊重学校的教育规律和规则要求。地方政府官员也要转变观念。很多地方政府以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数量为政绩,这是地方政府工作的症结,如果这个观念不转变,教育竞争将永远存在。

 

社会各界应转变观念。在当下主流教育观念里,存在很多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旧观念。比如,只考虑将来的工作、收入,而不考虑孩子们的成长规律。社会人才的需要是多元化的,不是只需要科研人才。事实上,只有少数人适合上研究型大学、搞科学研究。各个职业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详细内容请点击:顾明远:观念如果不转变,“双减”便无法治本



上榜理由

我们期待“双减”撬动我国基础教育整体变革,让自上世纪50年度就出现的学生过重负担得到根本性解决。然而,这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究竟能不能治本?生效的关键到底在哪?顾明远先生从社会发展的大视角出发,指明要害:观念不转变,“双减”难治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双减”的推动者,无法置身事外。


02

杨东平:世界教育已换赛道,

必须抵御“升学主义”

原文摘要


现在正在进行的“双减”要回应的一个真正的挑战,是我们能不能从应试教育中突围。


“升学主义”价值观违背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多样化人才的客观需求,还助长了学历高消费。“升学主义”放弃了基础教育树人育人、点燃、照亮、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功能,使学校沦为升学率竞争、培养“小镇刷题家”、“二流机器人”的培训机构,基本把教育原有的功能放弃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要从人力资源、从人才重新回归人,回归树人、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初心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力资本


世界整体性的教育范式已经转变,从国家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从升学主义、应试教育转向合格公民,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转向生活教育。


新的教育场景已经出现,世界教育正在开始换频道、换跑道,而且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竞争正在变为教育改革的竞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详细内容请点击:杨东平:世界教育已换赛道,必须抵御“升学主义”



上榜理由

“杨东平教授的这篇文章备受关注,在于他将“双减”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去审视,帮我们打开了更大的视野与格局。从内部来看,阻碍教育改革的是应试教育、是“升学主义”价值观;从外部来看,紧迫感和危机感并存,因为新的教育场景已经出现,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赛道已经改变。如果想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那么今天的改变就迫在眉睫。


03

李希贵:一个成熟的学校,

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



原文摘要


一个成熟的组织,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不可把常规性会议视为当然,而是应该不断探讨用制度代替会议的各种可能性,而这也正是管理者的功力所在。当然,同一类型的临时性会议一旦反复出现,同样需要研究用制度代替的可能。


在学校的制度体系里,激励学习制度的缺失,是导致管理者不得不组织集体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出台一些激励教师自主学习的制度,就可以消除管理者对教师学习不足的焦虑。

 

大部分学校的教研组长周例会,是为了汇报上一周的工作,同时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这样的安排其实表明了校方对教研组长工作的不放心。为什么会不放心?因为教研组工作不是很得力。不得力的背后,其实是他们的责权利不匹配。


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学校管理者更多地强调了教研组长的职责,可能也给了一定的利益,唯独没有充分考虑他们履职所需要的权力。

 

用开会的方式解决作业负担的问题,肯定局限于强调岗位职责层面,开会再多,强调得再严厉,也无法弥补制度的另一半:监督。学生作为最了解作业情况、与作业有着高利害关联的监督主体没有发力,作业负担问题就难以解决。(详细内容请点击:李希贵:一个成熟的学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



上榜理由

这是一篇引发教师强烈共鸣的文章,许多老师和校长在“校长会”后台留言。一方面,可以看出一线教师被大量会议等非教学型事务环绕的苦恼;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迫切期待。如果您是校长,这篇文章您不得不读,虽然谈的是“开会”这件小事,但李希贵校长为我们输出的是学校如何变革的宝贵经验。


04

李镇西: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是对学校真正的威胁



原文摘要


校长要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不要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


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我校全体教师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定:教师不写任何总结和工作汇报。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他无需你定其他任何计划。


校长、局长们想想,平时是不是有太多的时候让老师们“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教师没有自由支配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不要让老师写各种假话连篇的应付性文章,要给老师读书的时间,反思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详细内容请点击:李镇西: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是对学校真正的威胁


上榜理由

李镇西老师说出了许多教师的心声。特别是“双减”后,教师的压力倍增。如果学校不能为丰富教师的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教师又如何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呢?这篇文章是对校长的一种提醒:要俯下身子真正关心老师,为老师“减负”,让老师拥有舒展的空间和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


05

王殿军:有些教师一辈子没有明显进步,
在于不会反思


原文摘要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


有些教师,工作了三五年就有很大的成长和进步,相反,有些教师工作了一辈子,仍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之所以会有这样显著的差异,除了有自身起点、个人潜质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善于反思。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再反过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螺旋式上升结构,也只有不断反思、提炼,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成长为名师。


我观察发现,不善于反思的教师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做得很好,没什么需要改进和反思的;

 

第二种是对自我要求较低,不求上进,没有远大理想,“及格万岁”,教书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

 

第三种是认知水平不够高,不懂得该如何反思,总是跳不出自己的逻辑,看上去很努力,却总是找不准努力的方向,所以始终进步不大。(详细内容请点击: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为何有些教师一辈子没有明显进步?



上榜理由

王殿军校长的这篇文章,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不善于反思的教师的三种类型,而且在深入探讨教师成长的大问题。名校长基本都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是从名师成长起来的。文中所提的“反思”应该是他们的共性,也是他们引领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善于反思应该成为每一名教师的自我修养,至于如何做到呢?不妨从这篇文章中找答案。


06

唐江澎:如果学校什么都得听命于校长,

那么发展不可持续




原文摘要


在这十几年中,我一直坚持着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如果一所学校什么都得听命于校长,那么这所学校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那样的好学校一定不是真正的好学校,只可能是一个发展中的学校;真正好的学校是靠内在的机制就能够持续推进学校的发展,而校长对于学校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学校。——事实上,中国有许多名校都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如果学校仅仅依赖于级部管理,找不到教研组长,我们不知道教研组存在的物理空间在哪里,它的组织形式在哪里,它的基本职能在哪里,我们也就失去了学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学科专业的驱动。


另外,我们还有意淡化学校一级的所谓“校本”教研。在学校一级的校本教研,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通识性的、形式重于内容的教研,相较之下,学科组层面的校本教研更有意义和价值。学校所要做的是对学科组教研提供支持:学校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科,邀请相关的专家和名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指导。(详细内容请点击:唐江澎:如果一所学校什么都得听命于校长


上榜理由

唐江澎校长的这个观点打破了我们对校长角色的固有认识,也是对校长管理治校的一种提醒。一家优秀的企业最终是靠制度和文化持续发展,而非“一把手”的个人力量,学校也是如此。至于如何去做?唐校长在这篇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学校的管理改革经验。如果您是校长,这篇文章今年必读!


07

徐凯文:

青少年处于社会焦虑链条的最底端



原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是爆发性增长。那么,是什么社会因素导致了这个问题?


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度,我觉得一个根本的转折是功利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的学业压力剧增。现在青少年因为网络成瘾,因为厌学,因为各种各样的轻症来住院或者咨询,越来越普遍。根本原因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 如今我们的孩子,是处于整个社会压力焦虑链条的最底端。所有成人的焦虑和压力,会层层传递到孩子身上。学校要出政绩,要提高升学率,家长很焦虑。(详细内容请点击:北大副教授徐凯文:青少年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条最底端,出问题是全社会心态“合谋”

上榜理由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徐凯文谈及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在教育体制内部,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衣食无忧,我们很少会想到他们会处于整个社会压力焦虑链条的最底端。“空心病”“学习的异化”都让我们反思和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有这种意识。


08

彭凯平

学校和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3个品质


原文摘要


让孩子找到意义感,彭凯平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他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这往往和天赋有关。当你有一种优势,并能够把它充分地发挥出来,意义感自然就会显现。

 

我们常说:“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但实际上很多家长的做法却与之背道而驰。

 

在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却把天赋优势曲解成了适者生存的工具,好像只有和学习相关的才能算作天赋,其他一概不算,这就把天赋窄化了,也不利于找到孩子真正的天赋。


2004年,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特森,邀请全世界50多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从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体系中,分析出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六大美德,然后通过心理测量的标准,遴选出与这六大美德相关联的24项优势。


学校和家长可以对照着这个表单,打开视野,重新审视孩子,发现他身上真正闪光的天赋。(详细内容请点击:1/4青少年有抑郁倾向?清华教授彭凯平建议学校和家长培养孩子3个品质


上榜理由

这是一篇实操性很强的文章,是一篇值得校长、老师自己阅读,同时更值得分享给家长的文章。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然而,学校和家长可能总是不自觉被功利主义的大环境裹挟。如果跳出这种裹挟,彭凯平教授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路径:学校和家长甚至可以对照一张表单,重新帮孩子找到生活最重要的意义感。


9

崔允漷:没有课程目标意识,何以育人?



原文摘要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进入了素养时代。随着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传统的基于“课时”“知识点”的教学设计难以匹配素养目标,素养目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单元设计。

 

没有目标,何以育人?书教完了,人没有育,教书与育人游离。即便学生考了 100 分,也只能证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无法证明能力与素养是否得到培育,更遑论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从而易导致“高分低能”“有知识无文化”的问题。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单位,随着课程目标从碎片化的知识点到导向学业质量的核心素养,素养目标呼唤变革原有的教学设计,重建新的教学体系。(详细内容请点击:崔允漷:没有课程目标意识,何以育人?| 教育新知



上榜理由

这是一篇有关教学设计的实用型文章。21 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纷纷把“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的“大观念”,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而核心素养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DNA,成为了 21 世纪课程改革的最强音、主基调。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如何建构?怎样让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贡献与育人价值?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带我们了解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的演进脉络及本土实践。


10

郑新蓉:见多了“先进理念”,

我更加喜欢这些“老理儿”

原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我应该是国内拥抱浪漫教育理念——儿童中心的第一批学者和家长。今日才得以由果及因地自问:为何被抽象美好的教育理念迷惑了多年?原来它可以满足自己虚幻的趣味,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为教育负起真实的责任。

 

在美好而虚幻的理念下,一代代的孩子摇摇晃晃地走进学校,被“先进”的教育理念裹挟。新教育所向披靡——唯独不敢与“分数”和“升学”过招。

 

师长们发现孩子似阿斗扶不起来了,才追悔莫及。放任“天性”“自由选择”“快乐”,换来的是孩子们并不自由,也不快乐,还不自主!最后接盘的只能是无力的家长和残酷的社会。

 

教育是经验和历史的学问。读教育的书,就是看前人的“教育经验”,悟日常生活的“老理儿”,是积累和反省个人的教育经验。(详细内容请点击:北师大郑新蓉:见多了“先进理念”,我更加喜欢这些“老理儿”


上榜理由

教育的理念听得越多,越需要有保持冷静和理性的自觉。郑新蓉教授的这篇文章正是这种有益的提醒,帮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声音中积累和反省个人的教育经验。名家说得再对,如果不能恰当地吸收,可能也是无用。所以,看完今天校长会为您梳理的这些观点,不妨静静思考,择其精华加以利用。


2021年,谁的观点让您启发最大?欢迎投票留言





 “双减”要有长效,千难万难别忘了给教师减负

 李镇西:摸一摸“双减”后教师负担的“底牌”!结果令人吃惊

● 李希贵:一个成熟的学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

●新《教师法》草案修订了什么?给教师带来了哪些好消息?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为何有些教师一辈子没有明显进步?




 作者:凌云



责编 | 石井  排版 | 石井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